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企业文化
主办:黑龙江省作家协会
ISSN:1003-5400
CN:23-1305/G2
语言:中文
周期:旬刊
影响因子:0.0355999991297722
被引频次:7166
数据库收录: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期刊分类:财经商业
期刊热词:
企业文化,企业,企业管理,企业家,企业文化建设,文化,老板,创业,消费者,董事长,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企业,企业管理,文化,企业家,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国有企业,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技师学院就业指导课程与企业文化培训有效对接

来源:企业文化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1 13: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技师学院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的模式也不断创新,目前,技师学院都能够通过订单式、“冠名班”等模式培养人才,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获得了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

随着技师学院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的模式也不断创新,目前,技师学院都能够通过订单式、“冠名班”等模式培养人才,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获得了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企业人,有必要通过“浸入式”感受并领会将来所工作企业的企业文化。当进入在校学习后半段,这种需求将更为强烈。这时,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需要采取多种渠道与形式,实现就业指导与企业文化培训的无缝对接,使学生顺利实现角色转换。 技师学院就业指导与企业文化对接势在必行,它关系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关系到学生在校学习、顶岗实习和就业择业的每一步,关系到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就业指导课程与企业文化对接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将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配备、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模式以及学生考核体系等多个角度,论述如何建立就业指导课程与企业文化培训有效对接的机制。 一、课程建设是基石 就业指导课程与企业文化培训的对接,涉及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组织等一系列问题。 第一,努力构建全程化、系统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目前,我们的就业指导课程只在学生顶岗实习前开设,各专业使用的教材大部分为劳动部出版的教材,这就使得就业指导课程缺乏针对性,沦为学生实习前临时应景式的突击教学。实际上,就业指导应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我们应从新生开始,实现教学的全程化、全员化,分阶段贯穿在学生整个学习期间。在贯穿全程的基础上,还要讲究针对性。根据不同阶段,应各有侧重,如一年级为专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帮助学生认识专业,增强专业意识,培养职业道德,同时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增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二年级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企业文化的学习阶段。邀请企业人员到学校讲学,特别是订单班、冠名班,要经常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企业的规章制度,感受企业的企业文化。三年级为就业准备阶段,包括就业形势的分析,就业信息的搜集,求职准备、心理调适、职业测评等,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招聘活动,提高学生的求职成功率。 第二,建立教学组织,完善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 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需要由较为专业的教学组织承担此职能,技师学院应设立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负责全校就业指导课程计划的建设、组织和实施。 就业指导课程目标的实现,还取决于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目前学校内各专业使用的就业指导教材大部分为劳动部出版的教材,这些教材内容大同小异,并没有从学生的专业角度出发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更无法满足订单班、冠名班企业的需要。因此,我们有必要由就业指导教研室牵头并负责,组织力量编写适用于各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的讲义,特别是应当邀请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参与到讲义的编写工作中。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工作在第一线,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和感受更为深入,他们能够给我们提供新鲜的教学案例和更为开阔的教学视角。在讲义的编写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特点,引入大量实用、经典、新颖的案例和资料,引入模拟训练,使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保证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够为学生在实习、就业和创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指导。 二、队伍建设是关键 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强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也是当前技师学院就业指导课程与企业文化培训对接的当务之急。 第一,优化队伍结构,建成一支校内外互补、专兼职相结合的就业指导队伍。 目前,技师学院就业指导课程专业化师资缺乏,这也制约了就业指导课程与企业文化培训的有效对接。首先,我们应当立足本校,选择一批理论水平较高、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校内教学骨干队伍。另一方面,推进企业人员进课堂,聘请企业的总经理、人事部经理为客座教师或顾问,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就业指导队伍。 第二,加大师资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在“请进来”的同时,更要“走出去”。教师要想更好地为学生开展企业文化培训,首先必须深刻感受企业文化,因此应增加教师下店进厂学习的机会,建立起学校与企业的人才交流制度。同时,鼓励专职任课教师通过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逐渐推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第三,加大科研力度,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组织教学骨干开展教学科研,通过集体备课、主讲示范等措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三、改进方法是重点 就业指导课程与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是技师学院发展中面对的崭新课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还包括学生的考核评价方法以及教学质量的评估方法等等。 第一,在教学方法上,推进体验式的教学模式的全面开展。 就业指导与企业文化培训由于其特殊的性质,我们可将其划为经验课程或综合课程。该课程重在体验,故在教学方式与方法上,学生参与部分应力求占到课程教学的50%以上。教学以体验式教学模式为主,应多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课堂游戏等方法,用“全程规划”推动“理论授课”,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个人职业生活的有益尝试与探索。同时,为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应采用分专业的“小班化”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指导、典型解剖、心理咨询等等。总之,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并举,使学生在实习就业前已能够较为深刻地感受企业的企业文化,做好成为“企业人”的思想和心理准备,以到达就业指导课程与企业文化培训的有效对接。 第二,在学生的考核评价方法上,更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就业指导与企业文化培训由于其特殊性质,如果单纯地采取卷面考核的形式,并不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此课程的理解程度和实践应用能力。因此该课程的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的发展。评价时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启发激励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做好实习、就业的思想和心理准备。 在过程评价中,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对学生进行考察: A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和分析; B是否敢于表述自己的想法,对自己的观点有充分的自信; C是否积极认真地参与模拟实践和应用实践; D是否敢于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E是否理解他人的思路,并在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中得到启发与进步; F是否有认真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 以上角度可以反映出学生对顶岗实习、就业创业所持的态度,是否具有自信心、他们的合作交流意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等。由于过程评价贯穿课程始终,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由于此课程的特殊性质,我们在成绩评定上,采用卷面考试、作品提交、平时考勤相结合的方式:卷面成绩占40%,作品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10%,考勤占10%,课堂表现好的可在总成绩上适当加分。 卷面成绩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实习或就业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了解程度,对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发展历史的掌握程度。 作品成绩可以采取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相结合的形式。个人作业方面,学生提交《职业生涯规划书》、制作《自荐信》、《个人简历》等求职材料;小组作业可以由小组成员共同制作短视频,来记录自己从入校到顶岗实习前的学习经历和心路历程,以这种方式来完成从学生到企业人的转变。 第三,在教学质量的评价上,将企业意见纳入评估机制中。 就业指导和企业文化培训的有效对接,需要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为此,必须建立严格的教学检查制度,定期检查教学秩序,实施严格、规范化的管理。此外,这门课程由于与企业联系紧密,直接涉及到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因此在评估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时,应该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企业的意见反馈,及时地进行教学调整。同时,加强与企业相关负责人的交流和沟通,对于企业人员的讲座、授课,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反馈给企业。通过这样的双向沟通,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就业指导课程与企业文化培训的有效对接。

文章来源:《企业文化》 网址: http://www.qywhzz.cn/qikandaodu/2021/0211/1535.html

上一篇:商务英语专业与企业文化的对接研究*
下一篇: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探求